您所在位置: 首页>文化长廊>渭河文化>渭河流域的农业人才
渭河文化

渭河流域的农业人才

从西周以来的3000多年间,虽经多次历史变迁和无数天灾人祸,但农业生产一直在发展。勤劳勇敢的渭河流域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中不断总结农业生产技术和经验,涌现了不少农业科技代表人物。秦时的郑国,西汉的赵过、氾胜之以及清代兴平的杨屾、三原的杨秀元等,都对渭河平原的农业生产和农业传统技术的发展与提高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后稷

后稷,姓姬,名弃,相传生于有邰(今咸阳市杨凌区)。《史记·周本纪》载:“弃为儿时,屹如巨人之志。其游戏,好种树麻、菽,麻、菽美。及为成人,遂好耕农,相地之宜,宜谷者稼穑焉,民皆法则之。帝尧闻之,举弃为农师,天下得其利,有功。帝舜曰:“弃,黎民始饥,尔后稷播时百谷。”封弃于邰,号曰后稷,别姓姬氏。”是后来兴起在渭河平原西部周族的始祖。后稷,善于农艺技术,勤于向黎民传教,有“后稷教民稼穑”的美传。经考古发掘,在杨凌区南圪塔村发现古邰城遗址,系周族发祥的中心地带。今漆水河边武功镇仍存有后稷教稼台、后稷祠等遗迹。

郑国

郑国,战国末期韩国水工。秦始皇帝元年(前246年),秦用郑国,凿泾水为渠。经过10年建修,灌渠竣工通水,“用注填阏之水,溉泽卤之地四万余顷,收皆亩一钟,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命为“郑国渠”。郑国渠的建成使渭河平原农业有了迅速发展,并对渭河平原盐碱地有压沙肥田作用。

赵过

赵过,汉武帝末年人。武帝征和四年(前89年)任赵过为搜粟都尉,主管农业,在渭河平原教民,实行“代田法”。赵过通过渭河平原地方官劝导农民推行代田,并指令基层官吏或善田老农,集中传授技术,先在公田之上“学耕种养苗状”,学成后再向三辅地区推行。

赵过在推行代田法过程中,适应新的需要,发明了“耦犁”和“耧车”,发展牛耕。当时陕西北部地穷牛少,犁耕代田有很大困难。赵过体恤民情,及时采纳平都(今陕西北部)令光的建议,组织无牛农民相互帮助,以人力挽犁。据《汉书·食货志》载:“其耕耘,下种田器,皆有便巧。”“用耦犁,二牛三人,一岁之收,常过缦田亩一斛以上,善者倍之。”历史上对赵过发明的“耦犁”有较高的评价。

氾胜之

氾胜之,西汉时山东曹县一带人,原娃儿民,因秦乱时避难于氾水之滨,改姓氾氏。汉成帝(前32一前7年)时任议即,在渭河平原农业。当时渭河平原为富庶农区,农田尽辟,水利复兴,传统技术全面发展,广大农民长期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经验。氾胜之重视农业实践,善于总结群众创造的各种生产经验,对于各项农事活动及其每一生产环节都有细致记载。在“溲种法”中对各种粪汁的配制、种子溲处的程序、各类作物溲种后的效果等均有记录,集成《氾胜之书》18篇,系统地总结了渭河平原传统的农业技术,成为中国农学的创始人。

马援

马援,西汉末年时陕西扶风茂陵人。自幼志在边郡农、牧业,虽戎马倥偬数十年,未尝忘记农、牧实边之事。后来因故亡命北地牧区,经营畜牧生产,各流细客多归附马援门下,役属客户达数百家。其后迁徙于陇汉之间,常以“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为怀。开田放牧皆因地制宜,以致有牛、马、羊畜数千头,积谷达数万斛。

东汉建立后,马援归附光武帝。迁都之后,三辅地旷人稀,遂上书请求开垦上林苑地,自食其力,并为国家屯田,深得光武帝嘉许。王莽末年,西羌连年寇边,西塞残破,人皆以为“非马援莫能定”。马援初任陇西太守,果然一举驱敌于金城,破羌以西,尽收湟中等地。马援又上奏兴农固边策略,使避羌乱逃往河西一带的农牧民重归旧邑,重任地方官吏,率民修缮城堡,使人民安居乐业。马援西南征交阯,也以复兴农业善后。平定一地,随设郡县,建城郭,穿渠引水,发展农业。

王征

王征,明末陕西泾阳县人,字良甫,号了一。明熹宗天启二年(102年)过士,住广平附排官时,修进清河水间,溉田上千顷。他力排众议,保释受白莲教案牵连的百姓,使其归农为田。晚年告老还乡,创立“仁会”,赈济饥荒,为老弱无依者送衣、送葬。

王征幼时对古籍所记奇器顾多兴趣。举进士人京师后,结识西方传批士龙华民、邓玉函等人,按触西方数学、物理学、机械学。根据邓玉函的口授,王征翻译了西方机械中“关切民生日用”和“国家兴作”的科学知识,名为《运西奇器图说录》三卷。又将自己构思和设计的机械著成《新制诸器图说》一卷,一并刊书问世,后人称为《奇器图说》。其中直接关于农业的著名奇器有“鹤饮”,其形与桔棒类似,以一根巨竹(或圆木)做成,短臂自成戽斗,长臂自为水槽,设于河渠之旁,只要上抬下压长臂,便能自汲自流。另一农器即历史上几度失传的代耕架。

杨屾

杨屾,字双山,兴平县桑镇人,生于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对耕、桑倡导殷勤,一生不应科举,曾言:“身居廊庙,不忘耕读之志;身居耕读,亦怀廊庙之心。”杨屾一生志在复兴陕西蚕桑业。那时陕西民间已不养蚕,以为风土不宜。杨屾依据《诗经》一书的《豳风》蚕桑史实,力驳“风土不宜”之说,认为“邠岐俱属秦地,先世桑蚕,载在篇什可考,岂宜于故而不及今”,便欲重新振兴渭河流域桑业。并先自栽桑树,购置蚕种,置养蚕工具及缫丝纺织器具。经过多年种、养试验,织成了精美的丝绸。他还因地制宜,利用本乡槲橡树放养柞蚕。在他的示范和积极劝导之下,渭河平原西部种桑养蚕渐多,杨屾家乡则桑荫蔽村,命名“桑镇”,沿用至今。

杨屾躬亲桑蚕既受其益,“不忍私诸一身,遂将树桑养蚕之法,织工丝之具,集为一书,绘图详解,名曰《豳风广义》”,劝导秦人植桑养蚕。并上陈陕西当局,陈述秦中蚕桑业可以复兴的理由和应采取的政策,并预期:“三年可以定规,五载即获成效。”于是渭河平原、陕南蚕桑一时并起,陕北也多有种、养。

杨屾是清朝鼎盛时期的农学家,一生重视农业和农业技术教育,长期从事农业职业技术教育,办学规范,成绩卓然,是古代中国本出的农业教育家。杨屾一生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家乡设馆教学,致力农桑,从事著述。刘芳《豳风广义序》说:“双山杨子......赋资聪慧,才略性成,自髫年即抛时文,矢志经济,博学好问,凡天文、音律、农医、政治、靡不备览。”杨屾生活的时代,正当清王朝康熙、雍正和乾隆的所谓“盛世”年间。这时,清王朝政权已基本巩固,专制统治处于相对稳定阶段,对知识分子实行高压和笼络的两手政策。在大兴“文字狱”的同时,又大力提倡科举考试,因而大多数知识分子都热衷于钻研如何做好八股时文,通过科举考试,以进入仕途。杨屾却与当时很多知识分子所走的道路不同,矢志于“经世致用”之学。他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探索自然与人生,研究伦理和实业。杨屾的学术成就,在当世评价即很高。一代渭河流域名士刘古愚说他的学问可与北宋著名理学家、“关学”的创始人张载媲美,说他注重实际,不拘泥成法,博览群书,而“不为书所愚”。张元际在《补印知本提纲》中说他做学问“别有心契”“创造词义多与前圣未合”,然而“其书俱从造化定理靠实推求,并非无本之谈”。

王心敬

王心敬,字尔缉,号丰川,清康熙、乾隆年间户县人。一生勤于著述,对农田灌溉和农业生产技术颇多研究。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渭河平原连续两年大旱,王心敬忧虑灾情,凿井灌溉,度过了凶年。事后悉心总结经验,著《井利说》,宣传井灌,指导乡民掘井。时陕西巡抚崔纪受王心敬影响,大力提倡井灌。渭河平原开展井灌,自此时起。王心敬对西汉氾胜之以来的历代农业所记的区田都详加研究,又结合当时渭河平原土壤和地理条件著成《区田说》。王心敬还著有《圃田法》,采用轮作套种技术实行综合经营,粮食作物与桑、麻、蔬菜间作套种,收益数倍于一般种法。

杨秀元

杨秀元,清嘉靖、道光年间三原县人,原名恒孝,字一臣,斋号“半半山庄”。杨秀元成年后在本乡执教,复承父业,掌管家事,归耕务农。由于刻苦钻研农道,终成为一个精通各种农活的农业管理行家。时三原地区弃农经商之风极盛,土地弃耕现象严重。杨秀元认为,并非农业不能致富,而是经营不善。他对农业经营很注意统筹安排,全年活路,先干什么,后干什么,均能安排得井井有条。如挖苜蓿根时,他强调要同时细挖没有扎根的空白地;干种候雨,一定以干种为妥,不能带一点地墒。晚年总结经验,著《农言著实》,咸丰六年(1856年)刻版刊行。

上一篇:渭河流域的丝路文化

©2024 版权所有:437必赢会员中心(中国)股份有限公司     陕ICP备2021003430号-1 推荐使用1024*768分辨率浏览 

关闭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