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河必有桥,渭河之桥始于咸阳。汉唐时有渭河三桥:东渭桥、中渭桥和西渭桥。李频在《东渭桥晚眺》中写道:“秦地有吴舟,千樯渭曲头。人当及照立,水澈故乡流。”道出了渭河桥的历史。
秦、汉、隋、唐先后在咸阳、长安建都。为便于京师与各郡、国、州、县的联系,先后在渭河上不断建桥。《唐六典》称:“天下木柱之梁三,皆渭河:便桥、中渭桥、东渭桥。”东渭桥是我国古代桥梁建筑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它是连接渭河两岸的一条纽带,通往长安城的咽喉,在战略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东渭桥的得失,关系着唐长安城的安危,故向为兵家必争之地。1989年《长安古桥交流文物展》在日本展出,东渭桥出土文物也予以参展,引起了日本专家、学者的极大关注。近年来,日本友人前来参观者络绎不绝。东渭桥作为中日友好交往的象征已载入史册。
中渭桥初称渭桥,始建于秦。《三辅黄图》称:秦时渭河北有咸阳宫,南有兴乐宫,“欲通二宫之间,故建此桥”。西汉时,因中渭桥位于长安城横门外,故称横桥。东汉末年,董卓入关时,烧毁了中渭桥。之后,曹操又重建,宽度缩小为12米。东晋永和十二年(356年), 前秦苻生,征调渭河流域百姓,加以修治。南朝刘裕入关,又焚毁。北周时重次修建。庾信《在司水看修渭桥》诗记述,砌柱基之石,来自富平;砌堤激之石,来自甘泉山。据东汉墓壁画《渭河桥图》显示,桥柱是四根木柱一排,为排架式;排柱上有两跳斗拱承托木梁、桥板、桥栏。桥顶随券顶略呈八字形。桥头有华表、神妖。
西渭桥在今咸阳市西南九公里的秦都区钓鱼台乡资村西南沙河河道上。西渭桥即汉代的便门桥,始建于西汉,因桥与汉长安城西南头第一门-章城门遥遥相对,而此门又称便门,故有此名称。至唐代又称为西渭桥,这是人们对汉、唐长安城附近渭河上的三座桥,因其地理位置的不同而冠之的名称。
渭河三桥地处交通要冲,唐朝派人严加守护。三桥各设守桥丁30 人,分为4班轮值。每年五月一日至九月十五日,守桥丁不得离家5公里,以便遇到险情随时前往抢修。每遇水涨,守桥丁即赶赴桥头察看水情。三桥另各配木工8人,亦分4班轮值。水毁工程大时,三桥的守护桥丁集中,与桥所在县雇募夫役一起抢修。
灞桥位于西安城东约10公里的灞河上。《水经注·渭水》记,灞水源出蓝田,原名滋水,秦穆公霸世,改名霸水,以彰霸功。后人加“水”旁,称灞水。据传,秦穆公为便于雍城与东方列国的联系,在灞水上建灞桥。灞桥原为木柱木梁桥,王莽地皇三年(22年)被火焚毁,重修时改木柱为石柱,改名“长存桥”。隋开皇三年(583年)在汉灞桥之南又建一“霸陵桥”, 即后世的灞桥。唐代屡加修葺,建成多跨石柱石梁桥。
北宋时,隋唐的南桥和秦汉的北桥均被水毁,宋哲宗元祜年间,经韩缜重修南桥。元代灞桥又被洪水冲毁。至元元年(1264年)秋,山东堂邑梓匠刘斌乘车至此,正遇水涨,看到行人徒涉的危险及人车漂溺的惨状,遂下决心重建一座较牢固的灞桥。在当地官民的支持赞助下,新桥于至元十五年(1278年)落成。新建成的灞桥“凡一十五虹,长六百余尺,阔二十四尺。中分三轨,旁翼两栏,华表柱标于东、西。海兽盘踞于砌石,狻猊蹲伏于栏杆。鲸头喷浪,鳌首吞云。筑堤五里,栽柳万株。游人肩摩毂击,为长安之壮观”。历经近200年灞桥又毁。明成化六年(1470年), 陕西布政使余子俊又主持修灞桥。此次是用黑色大理石修造。但由于桥梁设计仍不能适应灞河情况,经不起洪水冲击和沙石壅塞,不久,桥又倾毁。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 “巡抚贝和诺捐俸造桥,甫三年即圮”。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 又建石墩木梁桥,5年后再次遭水毁。不得不冬春搭浮桥(舟桥), 夏秋以舟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