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河湖公司渭河下游采砂区汛后清淤修复工作纪实
11月9日,走进必赢河湖公司疏浚采砂项目---渭河下游大荔苏村(上)采砂点,热火朝天的施工场景映入眼帘,一面鲜红的“党员突击队”旗帜迎风飘扬。工人们正踩着泥泞在架设电线杆,布设信息化线路,平整沙盘,不远处一台铲车在清理厚重的淤泥……
今年9月,渭河发生1935年有监测以来同期最大洪水,渭河下游采砂区道路被洪水淹没,信息化基础设施被冲毁,采砂区淤泥淤积厚度达1米以上,给集团汛后疏浚采砂工作带来严重影响。没有道路,就开辟道路,进不了场,就涉水趟泥。河湖公司广大党员干部和青年身先士卒,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勇于亮身份、当先锋、作表率,用实际行动诠释责任与担当,用忠诚与奉献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乐章。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
11月6日,2021年的第一场雪悄然而至,气温骤降,渭河滩上寒风凛冽,周围一片空旷,无处躲藏,冷风一吹,浑身上下透心凉。
距离集团公司规定的下船采砂时间愈来愈近,陕西河湖公司总经理李晓红焦虑的整晚睡不着觉。一大早,她又到各采砂区查看施工进度,“这里比市区温度低七八度,又刮着风,一定要穿厚点,工作重要,但也不要年纪轻轻就落下病根。” 李晓红说,“因为汛情影响,我们已经比计划开采时间晚了近一个月,大家一定要克服困难,迎头赶上。”
“保证按时完成任务!”一句句铿锵有力的回答响彻渭河岸边。
为提高施工进度,陕西河湖公司多次组织召开专题会议,听取阶段性工作汇报,总结经验,查漏补缺。在各采砂区全面形成比学赶超、大干快上的浓厚氛围,提出党员同志要在关键时刻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头克服一切困难,争时间、抢进度,千方百计把因为汛情落下的进度赶上来,全面打开渭河下游采砂工作局面,确保圆满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渭南河湖公司将八个采砂区进行任务分解,责任到人,形成个个身上有责任,人人身上有担子。
“一名党员就应该是一面旗帜。”李晓红说,“集团把重担交给咱,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更是要在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时刻豁得出来,决不辜负组织的信任和重托。”
不能因为小家而耽误工作
在此次清淤修复工作中,新上任的渭南河湖公司生产运营部部长李国涛,不仅要统筹协调所有采砂区,还要具体负责大荔朱家(上)、华州区秦家滩和临渭区孝义三个采砂区的工作,忙得连轴转。白天,他要紧盯现场施工,奔波在各采砂区,晚上要汇总施工进度,常常忙到凌晨一两点,饿了,就吃几个馒头抵一抵;累了,就嚼一块薄荷味的口香糖提提神。
华州区北王(上)可采区位于嫩滩,附近有洪水退后滞留的大面积积水,在地磅基础施工过程中,地下水不断涌出,如果不及时处理,会严重影响工期进展情况,凭着多年工程施工的现场经验,李国涛制定《地磅基础软基换填处理方案》,并现场指导劳务队及时纠偏,才没有影响施工进度。
李国涛的家住在大荔县城,距离施工现场开车仅半小时,他却泡在施工现场近一个月未回家。问他想不想孩子,他腼腆地笑笑说:“有了新的角色,压力大,担子重,不能因为小家而耽误工作,先把工作干好,好在现在通讯发达,每天可以和孩子微信视频通话。”
一日见不到砂,一日不回家
10月30日一大早,忙碌了一周的宋晗本想利用周末好好休息,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吵醒了他,“渭河下游采砂区清淤修复工作今天开始,一定要抢时间、赶进度,确保现场信息化建设及时跟进。”
放下电话,宋晗立即组织信息化工作人员赶赴现场,投入工作。“蓝色区域表示可采区范围,黄色区域表示采砂作业区范围,红色方块表示监控点位,数字表示每个可采区需要布设信息化设备数量。”在宋晗的手机上,有这样一张表格引人注意。“这个示意图就是采砂区信息化建设的任务图和进程图,首先要做到自己心中有数,才能做到不慌不乱,有序推进。”宋晗说。
从接到任务,宋晗在工地一待就是20天,领导让他回家探望,安顿家里和拿些换洗衣物,他一口拒绝了,“我已经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一日见不到砂,就一日不回家。”
像宋晗这样,在家里,他们是顶梁柱,是父母、儿女的依靠;在单位,他们是业务骨干,是生产一线的指挥官、主力军,当面对家庭与工作难以两全时,他们果断选择了后者,默默地把对家人的歉意放在心里,任劳任怨地奋战在生产一线。
忠诚映丹心,党旗美如画。在集团党委的坚强领导下,陕西河湖公司充分发挥党员冲锋在前、带头示范的先锋模范作用,戮力齐心经受住了洪水考验。他们没有豪言壮语,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他们始终牢记心中的那份责任和使命,坚守在党旗下的承诺,将满腔的热情和对事业的热爱,无怨无悔投入到了工作中。
艰难方显勇毅,磨砺使得玉成。近期,从渭河下游采砂区陆续传来好消息,经过大家连续15天的奋战,11月15日下午16时,大荔苏村(上)疏浚采砂工作已全面展开,剩余临渭区孝义等5处可采区正在加足马力开展前期准备工作。